──「四、二五中南海万人和平上访」始末(一)
善良不是懦弱,宽容不是苟且,也不是对行恶的纵容。我们不懂也不参与政治,但是我们懂得善与恶,是与非。
修炼的人在哪里都要做一个好人,在对和错、是与非面前的苟且也许能换得暂时的平安,但那是懦弱,绝不是忍。一个社会道德崩溃的开始,正是从社会的每个成员放 弃善恶的原则开始,如果人人都认同强权就是真理,或者把现实利益当作行为准则,那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希望,因为人们都不相信这世间还有个公道,那只有个人利 益为大了。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诚信丧失、良知麻木,不都是这个原因吗?!
—–法轮功学员
一、上访、信访、请愿
文革后,面对历次中共政治运动中造成的大量民怨,中国建立了上访制度。个人或集体上访受到中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上访不需要预先向公安机关申请,也不需要得到事先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1996 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对信访、信访人、信访事项等都作了明确的解释。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采用书信、 电话、走访(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以下简称各级行政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意 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信访人可向上级政府机关提出对政府的意见,官员失职、渎职和侵害权利问题、批评、检举或投诉,或所有侵害到其自身利益的行为。而第四十一条亦规定,任何人不得报复、打击压制或逼害信访人,保留信访人提出意见的权利。
信访条例第十条亦规定,信访人的信访事项应当向行政机关或其上一级的行政机关提出。若果信访人不服结果,也可以自行向其再上一级的政府机关提出,如果该政府机关认为合理,即可接受。
有 不少学者都评论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访制度。一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偌大的国家,政府的非中心化和权力分散问题严重;中央政府极其量只能管理到县 级的事务,地方官员拥有非常多的权力。这样便增加了官员在「天高皇帝远」的情况下渎职的机会。很多学者认为,人治色彩过份浓厚,是信访制度的弊病。由于信 访没有一定的途径,所以也没有特定的制度管理,很容易出现官僚作风,甚至压迫、恐吓、殴打信访人的情况。
二、「425」前的风云
1999 年4月,天津教育学院的杂志刊登了政法委罗干的连襟何祚庥的不实文章,将明显违背法轮功原则的表现归罪在法轮功头上,暗示读者修炼法轮功会出大问题,甚至 导致亡国。法轮功是修炼「真、善、忍」的佛家修炼大法。许多法轮功学员感到,如果不能澄清事实,不但学员们的合法炼功权利会受到威胁,炼功群众还可能被别 有用心的政客硬拉入肮脏的政治斗争中去。在没有出版和言论自由的中国,法轮功学员自发到编辑部澄清事实。当出版社方面了解事实后,正准备发声明更正之 际,4月 23日天津市突然出动防暴警察300多名,驱散自发前往编辑部澄清事实的法轮功学员,殴打并逮捕了45名法轮功学员。
而在天津事件之前,一九九六年中宣部管辖的新闻出版署就向全国各省市新闻出版局下发内部文件,以「宣扬迷信」为由,禁止出版发行当时名列北京十大畅销书的《转法轮》、 《法轮功》等法轮功书籍。一九九七年初,罗干指示公安部在全国进行调查,网罗罪证欲定法轮功为「邪教」。一九九八年七月公安部一局发出公政[1998]第555号《关于对法轮功开展调查的通知》。《通知》中先把法轮功定罪为「邪教」,紧接着又提出:要掌握活动内幕情况,发现其违法犯罪的证据,各地公安政保 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在全国各地,两次调查都没有搜集到一条法轮功的「罪证」,但公安部并不死心, 辽宁、新疆、黑龙江、河北、福建等地基层公安部门开始强行驱散无辜的炼功群众,非法抄家,私闯民宅,没收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等。
天津市警察与政府曾对请愿的法轮功学员说,天津的警察对请愿的法轮功学员说:我们是执行北京的命令,你们要反映情况去北京。可以说,天津警察在催促法轮功学员到北京上访。
今天的中国,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很有「中共特色」的名词,叫作「截访」。因为缺乏独立的司法,各地民众因为遭受不公对待而无法在当地解决,往往不得已而到北京 上访,这通常被中共视为「不稳定因素」。这类事情多了,地方当局的「政绩」因此而要受到影响。因此各地都专门派人在北京「截访」,把访民押回原籍。轰动全国的安徽女访民李蕊蕊被强暴案,就是在李被「截访」,押在宾馆期间发生的。
14年前「截访」还没有如今这么猖狂,但地方当局总是巴不得老百 姓不要到北京上访,怕影响了自己的乌纱帽,怎么还会「催促上访」?尤其1999年4月底,正值中共六四大屠杀10周年敏感时期,天津警察有天大的胆子也不 敢信口怂恿民众去北京上访。也就是说,天津警察执行的确实是来自北京的命令,极力促成修炼群众到北京上访。说法轮功学员一夜之间出现在北京城,中共出其不意而大为恼怒,这都是后来按宣传需要编造的谣言。
天津无理抓人事件后,消息传到北京,当时北京的许多法轮大法学员,包括当时北京的原法轮大法研究会负责人决定4月25日去国家信访局上访。得知这一行动的外 地法轮功学员也相互联络,结果那天紧邻中南海的国家信访局外请愿人群达到一万余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二五事件」。
三、中南海大上访的真实想法
当时前去上访的法轮功学员的想法都很简单,那就是到更高一级国家机构去反映情况。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石采东参加上访的想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 月24日晚上,因为加班完成实验,我很晚才去学员家参加通常的集体交流和读书。辅导员李阿姨见我来晚了,简单地介绍天津事件的经过,并说了部份学员决定明 天去上访。李阿姨说大家自己决定是否去。我说上次写信反映新闻出版署禁止出版《转法轮》的事情至今没有进展,这次上访也正好反映一下,所以当然要去。国家 新闻出版署早在1996以「传播迷信」为由,用行政手段非法查封了法轮功有关书籍。许多学员曾经写信给新闻出版署和中央领导反映过这些政府部门的非法行 为。但长时间没有回音,情况也没有改善。直接向中央领导反映情况,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十几年后来看这件事情。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人的想法多少有点一厢情愿,或者天真,也许他们不了解政治的复杂。果真如此吗?
*放下生死 君子坦荡
其实,上访的法轮功学员中有许多中老年人,他们都经历了中共历次政治斗争的风风雨雨;他们中也有亲身经历了1989年64事件的年轻人;还有些人甚至有渠道获得中共高层内部消息,他们并非不了解自己面临的是一个甚么样的当权者。
2005年5月4日【明慧网】刊登了一位参加上访的学员写的经历,其中这样写道:
就在当天晚上11点半左右,我一连接到几个电话,我才知道事情已非常复杂。电话是我的一个姐夫打来的,他郑重其事地说:「明天你们姐妹三个千万不能去北京, 我有在警察局工作的好朋友,人家特地告诉我,上边全安排好了,明天可不客气!」(我们姐妹三个都修炼法轮功)。过了一会儿又来电话,再一次警告:「中南海 附近已驻有大量的军队,我朋友说,‘我知道嫂子可是好人,你就是把嫂子绑在家里,锁在家里,也不能让嫂子去中南海,上头要我们明天不认人,见一个抓一 个……’(意思是明天讲不了情面)你们一定要去,我也要先告诉你们!」我的一个姐姐也来电话说:「某某给我儿子打电话,让他无论如何要看住我不能出门,外 面全布置好了……。」我问姐姐们是否改变主意,她们都笑了。就这样,我们姐妹三人堂堂正正地各自走上「4.25」的行程。
那么究竟是甚么样的动力,使他们义无反顾的去上访?难道不知道小胳膊拧不过大腿?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们:坚持要上访,是不是没做到忍?为了社会稳定,难道不可以牺牲一下「小我」,不要去上访吗?
我们还是来听一听法轮功学员们的真实想法。一位法轮功学员针对这样的疑问写道:
•善良不是懦弱,宽容不是苟且,也不是对行恶的纵容。我们不懂也不参与政治,但是我们懂得善与恶,是与非。
从 96年禁止出版转法轮,到北京电视台事件、光明日报事件,到罗干的调查,到天津事件,虽然政治「风声」越来越紧,但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员,一方面我们很多人 都有这样的经验,中国的事情一旦涉及到政治,一旦涉及「上面的决定」,那就没有甚么对和错,是与非可言;而另一方面,作为修炼人,我们只是炼功,我们的原 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真善忍修自己这颗心。我们不懂也不参与政治,但是我们懂得善与恶,是与非。「忍」不是苟且,忍中还要有善、有真。如果人人都认同小胳 膊拧不过大腿,那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基本的善恶、是非标准,没有基本的公义和社会良知,最终受害的是每一个人。
•修炼人只能在任何情况下,坚守原则做一个好人,人人都这样,那就是社会的希望
修炼的人在哪里都要做一个好人,在对和错、是与非面前的苟且也许能换得暂时的平安,但那是懦弱,绝不是忍。一个社会道德崩溃的开始,正是从社会的每个成员放 弃善恶的原则开始,如果人人都认同强权就是真理,或者把现实利益当作行为准则,那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希望,因为人们都不相信这世间还有个公道,那只有个人利 益为大了。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诚信丧失、良知麻木,不都是这个原因吗?!
•人人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真正维护社会的稳定
作 为一个社会的公民来说,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公民基本的合法权利,这个义务,如果不是说大话的话,首先就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样做也是维护这个社会每一 个公民的权利。如果说为了所谓的「稳定」,人人都在利益或压力面前放弃原则、放弃公民的合法权利,那等于是帮着践踏法律,这个社会真的能稳定吗?
的确,中国过去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中,这样的教训太多了。在历次由中共发起,全民参与的政治大动荡中,如果社会中多一些这样坚持原则,不畏强权的人群,那些混淆善恶、颠倒是非的荒唐悲剧也许可以少发生一些。这一群看似平凡的人,却坚持着不平凡的原则。(待续)